老字號改變的阻力
最近朋友WY上傳一張照片到WhatsApp群組,照片顯示一張紙,紙上印著一篇文章。
文章說:「最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,而是我在你身邊,你在玩手機⋯⋯」
「嚴重的低頭族可以玩物喪志、失魂落魄,猶如行屍走肉。約他們聚會,人在現場靈魂卻在手機裡,只剩下空洞的軀殼。這些入魔的低頭族,讓朋友難免失落孤單。」
哈哈哈!作者寫得好煽情,不知WY分享是什麼意思?
原來是有一位老uncle同事看不慣時下年輕人,特地把文章打印出來,给WY看。真是誇張,老人家還特地用螢光筆強調一些段落。我看了想,這麼不尊重別人、倚老賣老的老人家會有朋友嗎?
我很邪惡但百分百真心誠意地回應WY:「如果他身邊的人都在玩手機,那是因為大家都不想跟他講話。」就好像朋友G看了文章後講的,人們「至少看手機會道歉一下說不好意思,我回一回這個信息」。我和朋友聚會時,我們都不看手機,這是基本禮貌。哪裡有人像那老uncle分享的文章講的那麼誇張?WY也不會那樣,每月聚會他都很多話。
這讓我想起一件陳年舊事。
以前讀小學、中學時,學校規定學生剪二號頭。所以,父母會定時帶我去一家老式華人理髮店。因為只是剪個光頭,除了第一次剪時抗議了一陣子,後來也成了日常一部分。
後來到了中四,我們不用剪二號頭了。我留長頭髮後,興奮地去同一家理髮店,要老闆剪一頭(那時覺得)比較有型的髮型。剪完後,我快哭了,幾乎不想上學。頭髮剪得很老土很難看,跟我要的完全不同。
理髮師不理會我的一臉錯愕,得意洋洋地說:現在年輕人都盲目追求潮流,這樣踏實的髮型才好。
可以想像,我之後沒去那邊剪頭髮了。大學時去比較新潮的hair studio剪,後來出來做工了,為了容易打理和省錢,我都去印度店剪二號頭。那些印度店乾淨衛生,速度快態度好,不像上述華人店那樣老舊。而且老實說,同樣是二號頭,但剪得比較好看。
很多年後,有一次陪家人到小時去的那家店剪頭髮。
這時那家理髮店很冷清。理髮師白髮蒼蒼,一面幫我們理髮,一面抱怨現在通街都是不專業的Hair Studio,只剪那些普通學徒都會剪的髮型。他生氣地說,年輕人只剪不三不四的髮型,搞到他們這些有真功夫的傳統理髮師沒有生意。
身邊長輩點頭稱是,我卻想:現在人們就是覺得你們口中不三不四的髮型好看,有什麼問題?你們一直說自己剪頭髮比較用心專業,可是⋯⋯
我看看自己頭上那跟十幾年前一樣難看的髮型。嗯,再也不會回來了。
世界上很多人像上述老uncle和理髮師那樣。我見過很多商家抱怨消費者不感恩,卻沒想想自己賣的東西好不好,也沒想過成功吸引消費者的東西那裡做得好,滿足了什麼需求。
他們也會想原因,但思考出來的結論就是怪消費者低俗、不理智、盲目跟風、要求多多、不珍惜別人辛苦換來的果實。他們也不忘痛罵現代文化,說如果讓每個人都愛上傳統文化,消費者自然會明智選擇。消費者總有一天會倒楣,然後心甘情願回到他們身邊。
但他們一面這樣對自己說,一面有意無意地開始把東西做得低俗,以為那樣能挽回人心。於是消費者更反感,想不通為何一個老字號要作賤自己。因為對大眾先入為主,這些商家永遠不懂新一代的需求,不承認競爭者哪裡做對了,也無法在對的地方與時俱進。
這種情況不只是商界才有。政客也常拿出感恩論,罵選民不知足。發表這樣的言論有政治理由,但我想也是出於人性 —— 我們常把症狀看成問題的源頭。如果某人總是覺得其他人都對她一個人不好,也許問題出在她身上。但,我們寧可相信人們的選擇是因為無知和喜新厭舊。
所以,賣椰漿飯的阿姨看到對面西餐廳生意興隆,自己卻沒顧客,就咬定是人們唾棄本地美食。為了糾正公眾態度,她到處派宣傳本地食物之美的傳單,在檔口貼上遊客吃義大利麵後中毒的新聞剪報。可是這一切無效,於是她採取自以為是的讓步,發明義大利風味椰漿飯討好客戶。問題是她廚藝普通,煮西餐也沒有人吃。人們沒有捨棄椰漿飯,純粹是哪裡好吃就去哪裡。
對曾經在高處的人來說,自由意識和選擇權很可怕,人們會選他們真正想要的東西。時代改變了,商家和政客突然發現,人們一直以來只是沒得選。當壟斷已經破碎,就算是一百年來揮灑血汗才打響的品牌,如果今天不用心把東西做得比別人更好,那人們也沒有義務去體諒他們的努力。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品牌都清楚,把東西用心做好才是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