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昂山舒姬領導緬甸

昂山舒姬似乎有望成為緬甸的實際領袖。但緬甸國情複雜,她將遇上挑戰。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,隨著時間推移,她的一部份支持者會失望離開。但緬甸人經歷過軍方統治,對他們而言自由很可貴。一些大馬華人厭倦了民主政治,甚至羨慕相對獨裁、「有效率」的國家,相信無法體會緬甸人的心情。沒有失去何來珍惜呢。

不少媒體將舒姬描述成改革者,大家對她期望很大。但因為政治現實,舒姬在改革方面必須謹慎拿捏,太快、太多會引來軍方反擊,太少、太慢會讓民眾失望。軍方在國會中仍掌握25%席位,並控制著國防、內政和邊防等部門。而舒姬領導的全民盟亦並非首次在大選中壓倒性獲勝,但上次的結果是軍政府拒絕交出權力、舒姬遭到軟禁多年。也許因為這段經歷,過去幾年,舒姬並不如活動份子般理想至上,反而顯得像個成熟務實、甚至有點不擇手段的政客。她主動向軍方妥協,討論如何分享權力,以換取推進議程。

在羅興亞課題中,儘管我們不會知道她個人的真正立場,但鑑於多數緬甸人仇恨穆斯林,加上偏激、親軍政府的佛教團體在緬甸影響力極大,她迄今並未針對羅興亞問題做出明確表態。甚至船民問題讓緬甸成為眾矢之的時,她亦安靜得令人心寒,惹來國際社會批評。但舒姬能怎樣?如果她不惜一切發言,全民盟今天不會大勝,不會有機會推動改革,而且可能成為反穆斯林暴力的對象。

何況,舒姬和全民盟在羅興亞課題中一直提防地雷,但這依然無法避免全民盟成為佛教極端組織的箭靶。過去一年半,僧侶威拉圖領導、擁有極大政治影響力的「緬甸種族佛教保護聯合會」一直發言攻擊全民盟,宣稱穆斯林威脅緬甸的安全、文化及傳統,並指全民盟是穆斯林政黨。這都是謊言,但如果全民盟掌權,既有勢力是否會利用族群情緒,引起反穆斯林暴亂?若不幸的發生,舒姬會怎樣應付?這是她面對的一大考驗,也是緬甸在民主路上避不開的陣痛。

另一方面,身為歐美寵兒的舒姬如果當上緬甸領袖,會不會影響緬甸和中國的關係?緬甸是中國鄰國,是中美角力的據點之一,軍政府時遭到西方制裁,成為中國的密切盟友。但中國利用和軍政府的密切關係剝削緬甸人民和掠奪自然資源,令它在許多緬甸人心中極不受歡迎。隨著緬甸軍方開始放權,除了反穆斯林情緒得到釋放,反對中國的聲音也開始影響緬甸政治。吳登盛掌權時,內比都逐漸脫離中國、靠向美國,而急於在亞太擴張影響力的奧巴馬政府亦逐步移除制裁,以作為鼓勵。如果舒姬掌權,肯定將加快緬甸靠攏歐美國家的速度。

就此,緬甸選舉結果初步出爐後,中共喉舌《環球時報》發布文章警告緬甸不要「倒向美國,毀掉它新獲得的戰略空間和資源」。雖然官媒的論調充斥著焦慮,但我相信,中南海今次依然會選擇接受現實,努力和緬甸新政府打好關係。如《環球時報》所強調,中緬過去幾年從「特殊關係」向「正常關係」轉變,「緬北民地武問題是該國的老大難,中國也沒有以此作為撬動緬甸選擇的工具」。

和俄羅斯普汀政府不同,中國政府可以單憑經濟發展維持政權合理性,沒必要迎合民族主義情緒,讓歐美國家抓住把柄。今年較早,聚居在緬中邊界、多為華人的果敢族反抗軍與政府交戰,中國國內輿論紛紛呼籲中南海出手支持果敢軍,將果敢變成「中國的克里米亞」,牽制日益靠攏美國的老朋友。結果,北京當局不僅沒呼應國內的偏激聲音,屢屢強調中緬關係友好,更通過媒體和網路審查滅火,避免在關鍵時刻將重要盟友推向美國。

外交依然是北京的盲點之一,但中南海似乎有在汲取教訓,開始拉攏緬甸等盟國的反對黨領袖。去年北京邀請曾會晤達賴的舒姬訪問中國,會見習近平等領袖。那之前,舒姬曾公開表達訪中意願,去年更出面為中國參與投資、在國內引起抗議的緬甸萊比塘銅礦專案辯護。舒姬和北京在大選前即已經為延續雙方的「正常關係」做好準備,凸顯了中國已經接受其盟友的國情不會一成不變,亦象徵了舒姬由理想主義者蛻變為務實的政客。

拉攏舒姬的同時,中國也在拉攏緬甸境內強硬派。路透社報道,中國官員在緬甸大選前訪問若開民族黨(ANP)主席,告訴他「想要什麼,隨便說就行」。ANP是若開邦佛教徒組成的政黨,該族群的反穆斯林情緒正在上漲。北京的算盤只有北京知道,我們不能排除中國利用緬甸境內強硬派製造麻煩的可能,但我相信這和中南海最近外交政策上的態度轉變一致。

從個人觀察所得,不少中國網民都關心緬甸大選,甚至開始懷疑為什麼中國不能像緬甸那樣?根據北京當局一直向民眾灌輸的世界觀,緬甸是和中國國情相似、人民一直遭西方制裁壓迫的難兄難弟(而舒姬本人則被妖魔化),然而緬甸人卻堅決選擇了民主之路,多少會影響中國民眾的觀感。北京顯然也知道這點,這幾天,新浪微博等一些中國網站屏蔽了「緬甸」這個敏感字眼。但我相信緬甸接下來幾年將面臨一些挫折,包括族群暴亂,而這是民主轉型過程中的必然(雖然這一切的種子軍政府時代就已埋下),這無疑將加強中南海那套「民主不適合某些國家」的宣傳。

但從宏觀、長遠的角度來看,正如中國的獨裁政治相信只是過渡期,緬甸在完成轉型後,亦將在終於被暴露出來的多元中找到新社會契約,埋葬族群仇恨。改革是細水長流而非驚天動地的,就算舒姬最終淪為凡人,我們亦有理由對緬甸的前景感到樂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