殺死那一整村人
2014年讓人印象深刻的新聞之一,大概是極端組織屠殺無辜民眾。
本月早前,巴基斯坦塔勒班血洗校園,屠殺百餘人,死者大部份是孩童。記得剛聽到這消息時告訴別人,對方很生氣,說:這些畜牲難道沒有孩子,不知當父母什麼感受嗎?
同理心多麼可貴呀。
但她也許不知道,一千年甚至不到幾百年前,這種行為不只可以被接受,甚至是絕大部份社會的常態。古人的社會比我們現代人想像中的殘暴多了。
史悌芬•平克在著作《人性中的善良天使:何以暴力在降低》中寫道,不少主流宗教經文「所描述的世界……在現代人眼中看來竟是如此野蠻」,動不動就有消滅整個城市的情節出現。我要提醒大家,這樣的野蠻並不反映宗教本身的目的,而是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普遍情況。
現在不少華人都以為伊斯蘭教有「暴力傾向」(特別是在缺少跨族群交流的中港臺),但儒家文化中亦不乏殘暴的元素。讓我們讀《二十四孝》中郭巨殺子的故事吧:
「漢郭巨,家貧。有子三歲,母嘗減食與之。巨謂妻曰:『貧乏不能供母,子又分母之食,盍埋此子?兒可再有,母不可複得。』有詩贊曰:郭巨思供給,埋兒願母存。」
這只是誇張的例子,但足以顯示這類行為在古時的接受程度。這樣的東西今天不會拍成古裝片,不知算是幸運,還是繼續讓我們對自身文化的過去一無所知!
中國史上盡是血腥戰亂,如太平起義、三國兩晉南北朝、春秋戰國、蒙古人入主中原、滿清大屠殺等皆不堪回首;相比下,郭巨埋子頂多只是奇聞逸事。「誅九族」這類殘暴行為一直延續到近現代。
西方世界也沒好到哪裡去。荷馬史詩《奧德賽》中,阿伽門農告訴墨涅拉俄斯:
「他們一個都不能活,包括女人腹中的胎兒⋯⋯整個族群都要消滅,不會有人活下來為他們流淚。」
為什麼古時候的人這麼殘暴?在那樣的年代,一個人並不會覺得殺人多可怕多罪惡,只要有「合理」的理由,例如報復、征戰或榮譽。他甚至會認為那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。
在人人隨時都會有殺身之禍的年代,人們更傾向於以暴制暴,「如果我們不殺他們,他們遲早也會把我們毀滅」,不同族群間因互不信任而充滿敵意。由於害怕報復,幹掉對手後,還得把一整村的人都清理掉。
到了今天,這種互不信任依然以各種形式存在,如美國人想盡辦法在下一次恐怖襲擊前先發制人,伊斯蘭極端組織則將「美帝」威脅視為聖戰的理由。在國力不斷增長的中國,常有不成熟的人發表好戰言論,彷彿戰爭真的可以解決問題。
更讓人擔憂的是,有一些人活在現代,卻試圖反古之道,好比先人、先知們在沙漠中畫了一個箭頭,指明方向,他們就死死站在箭頭上,思想上不思進取。中東聖戰士是比較極端的例子,應足以讓我們警惕,讓我們知道文明的脆弱。
祝大家新年快樂,踏踏實實地歡迎、活在2015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