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自強國的遊客

1958年小說《醜陋的美國人》中,一名緬甸記者寫道:

「我在國內見到的美國人,跟在美國認識的總是不一樣。當美國人到了外國,就很奇怪的變了,他們行為虛偽,財大氣粗。他們可能在害怕,想保護自己,也許缺乏教養,犯錯是出於無知。」

日本遊客也曾惡名昭彰:

「記得約20年前慕尼黑一個酒吧,那一代日本人首次有了出國旅遊的錢⋯⋯一團日本人旅程尾聲喝了太多酒,即興、大聲地唱起卡拉OK。最後他們跳到桌子上,在西方食客眾目睽睽下跳起了盆舞。」摘自網民評論。難怪我媽覺得日本人「粗魯、大聲」。

這些年來,日本人公認是全球最斯文、守規矩的遊客。美國人形象雖然還沒有很好,但鑑於美國如今是最多元的國家之一,至少也懂得尊重他國文化。

正如《了不起的蓋茨比》那個時代的美國人、20年前的日本人,當代不少負擔得起海外旅遊的中國人都是暴發戶,對新的身份感到不安、迷茫。他們很多第一次出國,也缺乏和其他文化交流的同理心。當然,中國體制對人格的影響,以及人口稠密養成的冷漠、不尊重個人空間等習性也會有影響。

跟那時美日一樣,中國才剛經濟崛起,自大、自負的心態在風波掀起的輿論中顯而易見。像一位珠光寶氣的婦人被人嘲笑,頓時面紅耳赤,破口大罵:「你還不配⋯⋯」

不過這一切會改變吧。

得天獨厚的中國年輕一代,顯然對父母跟團到法國、採購Made in China的包包不以為然,他們追求不一樣的體驗。

我曾聽海外的旅遊業人士說,西方遊客選擇休閒,中國遊客更喜歡體驗各種不一樣的活動。有能力的話,年輕中國人想到北極探險、想在紐西蘭果園打工、想到尼泊爾和肯雅等他們父母絕不想踏足的新奇地方,越陌生越好。

隨著更多好奇心旺盛的中國人選擇背包旅行,融入其他國家體驗當地風情,他們會發覺:很多國內理所當然的行為,在國外如此為人詬病。

中國政府發佈《旅遊法》,明確列出不文明行為,亦是重要的一步。只有當中國人自己意識到並謙虛地承認問題存在,而不是要求同情、為小童在街上尿尿找藉口,才可能一個一個人往對的方向游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