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新聞

我們活在資訊時代真的很幸運。

長輩很多消息都靠第三者,要麼容易受騙,要麼什麼都不信。和他們不同,我們從小習慣處理資訊,懂得自己找答案,比較會分析資訊可不可靠。

這是資訊時代養成的習性,如果好好用,對我們有很大幫助。朋友兼財經記者YC說,因為我們自己有去增加知識,二十幾歲就學會了各種理財概念。如果不好吃懶做,肯將知識付諸於行動,沒理由不比父母輩成功(很遺憾我就是好吃懶做的典範)。

另一方面,因為現在的消息來源夠廣泛,我們知道的更多,也更常投入於政治和公益。通過我們,資訊時代正在改變世界。

可是現在太多新聞了,有一些重要的和很多不重要的。每一則都有很多版本。就算是90後出生的我們,都還不太清楚要怎麼去消化。

我們每天都聽到很多消息,有股市起落,有政治醜聞,有恐怖襲擊,有少年砍死老太太。媒體也會報道某公司的股票上漲、蘋果出了新手機、某男英雄救美。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主要還是來自這些片面煽情的畫面。

但世界很大,每天有很多離奇的事情,這些新聞不會讓我們看見世界的全貌。例如某某少年砍死老婆婆,這樣的新聞到底有多常見?媒體當然希望你覺得世界很可怕,而人們都傾向於分享誇張的內容。結果我們常被高調的新聞綁架了視野,例如恐怖襲擊。

可是從宏觀的角度來看,這些事情發生在一個人身上的機率比被閃電打中還小。如果媒體不告訴你新聞的背景,它們只是一片片孤獨、互不相關的拼圖。如果我們憑據這些新聞作出判斷,通常都會犯錯。

問題在於大眾觀念通常都是來自這些很表面的東西。大眾是短視的,不信的話請看看人們在金融市場上的行為。很少人在股價下挫時買進,多數人看到蒸蒸日上的股票都會心動,除非你是巴菲特。我們都是人,容易恐慌、貪心或衝動,更容易相信大眾的看法是對的,然後因此做出錯的決定。

所以這些新聞不只浪費時間,讓我們無法專心做更重要的事情,我們的不理性和短視還會造成長期倒退。當我們只關注五花八門的新聞,就看不見全球暖化、自然資源減少、暴力比例下降、全球化這類長遠的趨勢。人們只看見政治陰謀,看不見經濟因素;只讚嘆巧合,不再相信科學。只讀歷史故事,就會落入倖存者偏差和民族主義的圈套。我們覺得世界很亂很不可理喻,逐漸疲累消極,覺得自己無能為力。但我們能做的真的很多,只是大家都只看表面上和自己無關的新聞。

既然多數人並無法從新聞中得到好處,我們什麼都不讀會不會更好?

就好像投資不能不懂基本概念,如果要做出對的生活選擇,捍衛自己的權益、積極改善世界,我們就要明白世界怎樣運轉。唯一的方法是正確消化資訊。我們要自己分析,自己思考新聞背後的邏輯,而不是道聽塗說、迷信專家。

說到投資,最近讀很多投資的東西。我的感想是,投資和讀新聞有很多一樣的道理。

例如,投資不能跟著群眾或自己的情緒走。聰明的投資者不怕經濟低迷,甚至會趁機買進。他們不在乎短期漲跌,因為長期的投資表現才有意義。反而是短視的人害怕錯過「難得」機會,每天追金融新聞,股票狂飆就跟大家一起買進,跌時大家一起拋售。我們急功近利,搶購被高估的股票,搞出一個又一個泡泡來,然後一點點挫折就十年不敢再回到市場。我們不肯自己動腦筋,迷信專家和基金經理人,渴望小道消息。

大師都怎麼做?巴菲特都趁股市低迷時買進,而且懂得無視眼前的利益,只追隨長期的投資表現。市場起落對他來說只是過眼煙雲。大家都緊盯他的每一個動作,他本人卻從未在乎群眾的走向。

就像巴菲特投資那樣,我們要用平常心看世界,才可以看清大局。你會清楚自己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。你會明白一個「壞人」的能力有限,世上所有問題都是因為大眾的行為。因為你看得見那些漸進而無形的進步,你會比任何人更加相信奮鬥的價值。

沒有人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。你看,媒體99.99%評論文都是馬後炮,包括我寫的。金融專家預測不到明天的市場波動,知道的話就不做專家了,自己買自己發財。

但我們讀過歷史,知道人們怎麼走到今天,至少知道什麼錯可以避免。我們可以提醒人們不要犯下過去的錯誤,就好像一個好的金融專家,他只教你讀歷史,而不是明天會發生什麼。對於歷史教會我們什麼,我們沒有絕對的答案,大家的出發點也不同,但至少能給你新的思考角度。

然而說到底,你必須自己來思考。朋友認識的某財經記者說,當有人問他「這股票該不該買」,他會說:「如果你只想別人給答案,自己不肯分析,那投資對你來說太危險了」。我想讀新聞是一樣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