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世價值
不久前讀到香港作者陳婉容在《立場新聞》的文章。
她引述《蘋果日報》新聞,新聞稱,香港職場環境對同性戀者不夠包容,平權政策上的不足「不利於吸納金融人才」。《蘋果》文中寫道,同性戀者無子女負擔,消費力「較有子女家庭慷慨」,也更專注於事業。
言中之意是,同性戀者是完美的消費者,又更願意打拼,對資本主義市場貢獻良多。
陳婉容女士感慨道,人權和資本主義掛鉤,讓同性戀有機會爭取平權;而難民、家庭幫傭、殘障人士等在資本社會中純粹從事生產、或無法發揮價值的人士卻連機會都沒有。 在中國、中東、朝鮮等一些地區,政府和民眾普遍相信,西方國家宣揚民主和人權,純粹是要確認一套對先進國家有利的國際秩序。
他們相信,既得利益集團熱捧普世價值完全是出於利益,如經濟自由方便資本家掠奪資源、進入並壟斷更多市場,如人道主義是為了粉飾西方的侵略行徑,如言論自由是為了煽動顏色革命,以扶植傀儡政權。
即使不少支持普世價值的人也承認,這種看法有一絲真理。
但別忘了,人權民主都是以妥協為基礎的社會契約。民主一開始是要避免社會底層通過更激進的方式反抗,保障貴族地位。
契約結果是,社會免於一直血腥地改朝換代,換政府的過程制度化,大大約束了貴族權力。
雖然那意味著,民主人權不可能為我們帶來徹底的平等,但我們能藉此取得進步。民主只是手段,不是目標,普世價值確實讓人人都有更多追求公平的機會。
然而大家的起跑點並不一樣。美日韓德等先進民主國家能站在今天的高點,除了爭取、發展普世價值的歷史比較悠久,也因為殖民和帝國時期取得資本、政治或文化優勢。
這不表示這些國家今天沒有努力實現民主和人權。但相比下,不少今天開始追求人權的國家因為面臨種種挑戰,容易在實現全面民主前遭到強國趁機剝削,反而陷入惡性循環,迎來貧窮混亂。
正如自由市場進一步確認強者逐步壟斷的局面,並非民主不好,而是大家的起跑點不公平。
有富人譏諷窮人不思進取,雖然富人很勤勞賺錢,而且很會為將來打算,但窮人連投資未來的本錢都沒有。而且富人越是剝削,窮人就越難有機會進步。
說白了,民主人權需要本錢,西方國家因為歷史優勢,可以先人一步去追求;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,中國也有極大的本錢去逐步落實普世價值。但相對貧窮的弱小國家呢?他們難免先選擇犧牲民眾權利,毫無代價地發展。
依我所見,追求民主沒有捷徑,一開始一定會有犧牲和混亂,但不吞下這顆苦藥,遲早也是會死。也許國際社會應該讓這些國家追求民主的過程中獲得某種保障,免於強國和企業佔便宜;正如窮人需要社會保障,各國也一樣。